小學是學習各科基礎,也是學習情緒調節與為人處事的小型社會。

寶貝轉入雙語私小後,每週有2-3次甚至更多,在回家路途中分享中導、英導今天因爲誰誰誰而大罵,撕心裂肺的大吼。

能理解帶班不易,學生們的多樣性。

但如果連已經是大人的老師都無法維持情緒的平衡,每天都大吼大叫、拉學生到走廊、沒說好規則後就狠狠的剝奪下課時間當處罰、扣光學生這學期累積的獎勵點數諸如此類的「傳統亞洲」權威教育;那小孩會如何發展?

雖然被罵的不是我寶貝,但身處在大喊大叫的班級中,也感受到壓迫跟壓抑。深怕一不小心釘在板上就會是她? 她一轉入,各科小考跟期中期末大多考近滿分,期中也是唯一的中文科目三科100,一科有90多分,平時中文科目多為95以上;平時與期中英文也多95-99;期末英文999998。做事嚴謹小心,認真,守規矩。非常不容易被罵到。

身為教師,身為母親,我擔心的不是單單我的孩子身心發展、人格教育、情緒管理。而是大家的孩子。每位孩子都是父母親的心肝寶貝,也是未來社會的重要人物。生活在同一社會,每個人的情緒管理與人格發展都是息息相關,不可能置身事外。走在路上哪知道會不會有一天被情緒失控的人送上黃泉路?


情緒教育不單單只是從小孩開始,大人更是責無旁貸。於是我寫了長篇文章給中英文導師與校方的家庭溝通組。力量很小,但不努力也許一點希望都沒有。


問了身旁的私小學生們,部分遇到導師很常大吼大叫、摔課本、罰站、罰不能下課、被言語侮辱好的導師真的是緣分與運氣;台灣的家長們,是否能勇敢站出來發聲,保護幼苗能在充滿愛與關懷跟積極正向的教育環境下成長呢?


家庭教育應同步並進

孩子的發展,家長責無旁貸

孩子的教育,老師們齊力協助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珍妮絲 的頭像
    珍妮絲

    珍妮絲

    珍妮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